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图书推荐 » 正文
 

危险废物处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6  浏览次数:457
核心提示:本教材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与控制从全过程角度出发,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及其资源化的理论与实践,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与一定的实践性。


书名:
危险废物处理技术
作者:孙英杰,赵由才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8月
ISBN: 9787502586980

内容简介:

本教材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与控制从全过程角度出发,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及其资源化的理论与实践,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与一定的实践性。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危险废物的定义、特性、鉴别、采样与分析、来源等;第二章对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政策等进行了论述;第三章论述了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与贮存;第四章是关于危险废物资源化与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废有机溶剂、废矿物油、重金属污泥、有色金属废渣等的资源化技术以及危险废物的异位与原位生物处理技术;第五章重点论述了危险废物的焚烧技术,对危险废物焚烧的基本理论、焚烧炉、烟气污染控制以及危险废物焚烧处理设施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六章对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从安全填埋场的设计原理、防渗、渗滤液控制以及设计具体要求角度进行论述。

《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控制课程的教学用书,可以作为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方向研究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各级固体废物管理部门管理者的工作参考书以及危险废物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目录:

第一章 危险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总论1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定义1 
一、危险废物的定义1 
二、危险废物的分类2 
三、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2 
四、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危害3 
五、危险废物管理简史5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鉴别5 
一、危险废物的列表定义鉴别5 
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6 
三、危险废物的特性鉴别法7 
四、危险特性的法规定义7 
五、危险特性的鉴别方法10 
第三节危险废物的采样、制样与分析12 
一、危险废物采集和制备12 
二、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15 
第四节 危险废物的分类体系15 
一、按物理形态分类16 
二、按危险废物所含的化学元素分类16 
三、按危险废物的热能特性分类16 
四、按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分类17 
五、按危险废物的类似分子结构或类似反应特征分类17 
第五节 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18 
一、物理化学特性18 
二、有害物质的稳定性22 
第六节 危险废物的来源23 
一、居民区垃圾中的典型危险废物23 
二、商业机构产生的典型危险废物24 
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危险废物25 
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危险废物25 
五、医疗过程产生的典型危险废物27 
六、环保设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29 
第七节 危险废物的风险评价29 
一、危害风险评价29 
二、风险评价的内容与工作程序30 
三、 危险废物评价参数和模型31 
问题33 
第二章危险废物管理35 
第一节 危险废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35 
一、国家法律35 
二、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36 
三、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36 
四、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36 
五、环境政策、标准36 
六、国际公约37 
第二节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37 
一、危险废物名录制度37 
二、危险废物统一鉴别标注、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制度37 
三、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38 
四、危险废物产生者处置、强制处置、代行处置和集中处置制度38 
五、危险废物排污收费制度38 
六、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39 
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39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管理原则40 
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40 
二、3R原则40 
三、全过程管理原则41 
四、集中处置原则41 
第四节 全过程管理的实施41 
一、发展适合国情的管理模式41 
二、明确权威管理机构42 
三、源头管理42 
四、分类管理42 
五、处理处置的许可管理42 
六、交换过程的管理42 
七、处理、贮存、处置的管理43 
第五节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划43 
一、危险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43 
二、现状调查44 
三、现状评价与主要问题分析45 
四、危险废物产生情况预测45 
五、管理方案或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47 
六、工程项目与设施47 
第六节 发达国家的危险废物管理47 
一、美国47 
二、德国49 
三、日本50 
问题51 
第三章 危险废物收集运输与贮存52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收集52 
一、 危险废物收集的相关法规和技术政策52 
二、危险废物的收集容器53 
三、危险废物收集与转运54 
四、收集包装要求54 
五、危险废物包装标识的技术规范55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转移56 
一、概述56 
二、转移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57 
三、国内危险废物的转移57 
四、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59 
五、采取措施防止转嫁废物的污染61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运输61 
一、概述61 
二、危险废物的运输包装62 
三、危险废物运输的技术要求64 
四、危险废物不同运输方式的要求65 
五、危险废物运输的管理67 
第四节 危险废物的贮存68 
一、一般要求68 
二、对贮存容器的要求68 
三、贮存设施的选址与设计68 
四、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运行与管理69 
五、贮存设施的安全防护与监测70 
六、贮存设施的关闭70 
七、不明废弃物的识别与管理70 
问题70 
第四章 危险废物资源化与治理技术71 
第一节 废有机溶剂回收技术71 
一、蒸馏法回收废有机溶剂71 
二、溶剂萃取法回收苯酚、卤代烃类有机溶剂72 
三、活性炭吸附法回收卤代烃类及酚、酮、酯、醇类有机溶剂73 
四、废碱液中有机溶剂回收技术73 
五、超滤法回收石油催化重整中有机溶剂73 
第二节 废矿物油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74 
一、废矿物油的来源及其性质74 
二、废油精炼再生75 
三、再循环利用78 
四、废油的处置80 
第三节 贵金属污泥回收技术80 
一、电解工业阳极泥80 
二、废催化剂污泥80 
三、感光材料污泥81 
第四节 工业废渣的资源化技术82 
一、含铬废渣82 
二、硫酸渣85 
三、含汞废渣86 
四、含铅废渣86 
五、铜镉渣86 
六、炼钢厂含锌铅粉尘湿法冶金87 
第五节 电池与废日光灯资源化技术88 
一、电池的回收和利用88 
二、废日光灯的回收和利用93 
第六节 危险废物的异位生物处理技术94 
一、浆化反应器技术94 
二、固相生物修复技术96 
第七节 危险废物原位生物处理技术100 
一、监控自然衰减101 
二、强化生物降解技术103 
问题103 
第五章 危险废物焚烧处理技术109 
第一节 概论109 
一、焚烧炉类型概述109 
二、可焚烧危险废物110 
三、焚烧处理技术指标110 
四、烟气有害物质排放浓度指标112 
第二节 焚烧基本理论112 
一、焚烧的基本概念112 
二、焚烧过程114 
三、废物的燃烧方式117 
四、焚烧的影响因素118 
第三节 焚烧污染物的产生机制122 
一、粒状颗粒物122 
二、一氧化碳123 
三、酸性气体123 
四、氮氧化物123 
五、重金属125 
六、二英与呋喃126 
第四节 焚烧过程平衡分析与计算127 
一、能量平衡分析计算127 
二、焚烧过程的化学平衡130 
三、主要焚烧参数计算132 
第五节 焚烧炉136 
一、炉床焚烧炉136 
第六节 焚烧炉设计的一般原则与要点145 
一、 废物焚烧炉设计一般原则145 
二、旋转窑焚烧炉149 
三、流化床焚烧炉150 
四、物料平衡与热平衡算例151 
第七节 烟气冷却与热回收155 
一、废气冷却方式156 
二、余热利用方式156 
三、冷却与余热利用设备158 
第八节 焚烧烟气的净化处理技术159 
一、概述159 
二、处理的基本方式159 
三、烟气中灰尘的去除技术160 
四、烟气中酸性气体脱除技术164 
五、重金属脱除及控制技术165 
六、NOx和二英控制技术166 
七、除雾器167 
第九节 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系统组成与总图布置168 
一、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系统组成168 
二、危险废物焚烧设施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173 
问题174 
第六章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176 
第一节 概述176 
一、多重屏障原理176 
二、安全填埋场的功能177 
三、固体废物填埋场分类177 
四、安全填埋场系统组成178 
五、进场废物的要求178 
第二节 安全填埋场选址与评价179 
一、安全填埋场选址的有关标准179 
二、选址的准则179 
三、选址的程序与方法181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183 
一、安全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183 
二、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183 
三、评价技术原则184 
第四节 安全填埋场衬层系统189 
一、衬层系统的分类190 
二、渗滤液收集系统192 
三、衬层材料194 
第五节 渗滤液控制系统198 
一、渗滤液的来源与影响因素198 
二、安全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特性与影响因素198 
三、渗滤液控制系统200 
四、安全填埋场渗滤液处理204 
第六节 填埋气体产生与导排205 
一、填埋气体的产生205 
二、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导排206 
第七节 填埋工艺209 
一、填埋工艺分类209 
二、填埋工艺的影响因素210 
三、填埋工艺原则211 
第八节 最终覆盖层211 
一、覆盖层概述211 
二、最终覆盖系统的组成212 
三、覆盖层运行213 
四、地表水控制214 
第九节 填埋场的环境监测214 
一、环境监测的分类214 
二、监测内容214 
第十节 填埋场总体布置与初步设计216 
一、填埋场总体布置216 
二、废物类型216 
三、预处理设施的设置216 
四、填埋场容量的估算217 
五、地质与水文地质217 
六、渗滤液控制设施的选择218 
七、填埋气体控制设施选择218 
八、覆盖层结构选择218 
九、地表水排水设施218 
十、环境监测设施218 
十一、景观设计考虑因素218 
十二、设备配置218 
第十一节 固化与稳定化技术218 
一、固化技术发展历史219 
二、水泥固化技术220 
三、石灰固化220 
四、塑性材料固化法221 
五、熔融固化技术221 
六、自胶结固化技术222 
七、大型包胶技术222 
八、 灰渣的药剂稳定化223 
第十二节 垃圾焚烧厂焚烧飞灰药剂稳定化223 
一、飞灰的特性223 
二、飞灰与NaOH相互作用过程224 
三、硫化钠(Na2S)和硫脲(H2NCSNH2)定化225 
四、固化/稳定化技术机理226 
问题227 
参考文献228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