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培训已顺利完成 | 第九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圆满成功 | 第八期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 成都站——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实务精英特训营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会员新闻 » 正文
 

一张地图尝试化解危废处置之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2  浏览次数:155
核心提示:2015年出台的史上最严新《环保法》,让一个很少为人关注的领域危险废弃物(下称危废)处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5年之前,
        2015年出台的史上最严新《环保法》,让一个很少为人关注的领域———危险废弃物(下称危废)处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5年之前,上海的危废处置企业还有些吃不饱,但在2015年之后,危废处置企业变得吃不下———上海几乎所有的危废处置企业都在满负荷运作,可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危废处置需求。

   政策的调整,让上海危废产生单位和处置企业出现了暂时的倒挂现象。要解决这个暂时的困境,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冗余的危废处置企业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在这样一个极度保守、几乎不通互联网的领域,如何实现信息对称?沪上有家企业最近做了一张全国危废地图,尝试用互联网+”思维打破这一困境。

   小企业找不到危废出口

   新《环保法》的实施,让危废无处可逃,这对于环境保护无疑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可危废处理却突然变难了。在外资协会日前举办的危险废弃物处理座谈会上,普莱克斯、奇华顿、富士胶片、大金空调等17家企业的环保主管坐在一起,共性吐槽非常突出:有资质的危废处理企业少,处置价格猛涨;因处理企业不能及时回收,造成危废挤压,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那些危废产量较大的企业,危废处置企业或许还愿意接手,那些只有一丁点危废的企业,则根本找不到门道。据了解,上海约有6000家危废生产企业,其中4000家企业只产生少量危废。沪上一家生物医药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的危废产生量很少,一年不到一吨,根本找不到愿意接手的危废处置企业。

   由于危废定性是在最初的环评阶段,但在企业生产运营中所产生的部分危废其实是有利用价值的,单纯的直接处置未免可惜。

   为区域联动画一张危废地图

   如何解决危废生产单位和处置企业暂时的倒挂现象?有专家坦言,危废处理应该就近优先、区域统筹,在本市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跨省转移是一个方向。根据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上海2013年危废市内处理量35.2万吨,跨省转移约8.57万吨;而到了去年,跨省转移量达到10.9万吨。

   但是,不少危废处置企业根本不触网。如何找到匹配的转移对象? 这几天,一张全国危废地图挂到了网上,将我国1900家有资质的危废处置企业一一标示出来,地理位置、联系方式、处废种类、处废冗余一清二楚。

   这张全国危废地图的构图者易绿网创始人、CEO李鉴之,曾是上海化工区企业咨询公司总经理。他告诉记者,当时看到园区企业最头疼的是找不到危废处置企业,最心疼的是明明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东西,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焚烧,于是开始构思建立一个信息对接平台,使得可再利用的危废能够变废为宝。经过一年筹备,走访全国各地上百家处置企业后,才有了这张全国危废地图

   危废处置可尝试竞价机制

   针对中小企业处废成本高企的痛点,易绿网还推出了一项名为危废拼车的业务。李鉴之说,很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弃物量少于1吨,而一般危废运输车辆都是10吨级大卡车,这种运量上的不匹配一定程度上造成运输资源的浪费和运输价格的高涨,通过危废拼车,小企业可以抱团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

   截至2015年,全国危废处理费用近1000亿元,2020年整个交易额或将超过3000亿元。李鉴之预测,随着上海及全国危废处置能力的扩容,三年后这个行业或将再次变为买方市场,届时他希望将这个互联网平台打造成一个竞价平台,让真正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危废处置企业脱颖而出,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53.6K
 

 

 
最新图文
推荐信息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声明

无忧固废网 - 中国危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 Copyright 2017 51guf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7037699号-1
顶部 帮助 微信二维码 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